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数字科技
房地产
生活消费
高端制造
IT通信
互联网
企业服务
基础建设
零售批发
旅游餐饮
文化娱乐
艺术出版
食品饮料
消费电商
金融贸易
先进制造
生物医药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建筑建材
农林牧渔
水利水电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大英博物馆里藏,明清皇帝的文房瓷
最新动态
大英博物馆里藏,明清皇帝的文房瓷
2024-12-31
15
建于1759年的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其余为卢浮宫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珍品,中国文物亦是琳琅满目,其中,文房用具就占据了相当的数量。
在古代,“文房”一词可以用来指官府掌管文书的地方,亦可以指书房,唐代大诗人元稹在《酬乐天东南行》诗中就有这样的句子:“文房长遣闭,经肆未曾铺。”后来,“文房”逐渐成为笔墨纸砚等书写用具的代称。
毛笔
毛笔是中国传统书写工具,有研究表明,新石器时代时,毛笔的雏形已经出现,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古代文房用品中,毛笔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种。
古人日常中使用的毛笔,多以竹、木制管,体轻,方便书写。
而也有部分以玉制管或以瓷制管的,多数是为了满足富贵人家的观赏需求。
五彩瓷毛笔 明成化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明代万历时期。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诞生,经济社会有所发展,瓷器产量剧增,青花品种繁多,数量巨大。
这时出现了瓷质毛笔,不仅愈显精美,同时也是使用者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这件藏于大英博物馆的明代万历青花毛笔就是一例,它是万历皇帝的宫廷御用之物,专供万历皇帝在闲暇之时进行赏玩。
青花瓷毛笔 明万历-大英博物馆藏
这件明代万历青花毛笔原本珍藏于清宫内的建福宫,在民国初年被太监偷带出宫,上世纪20年代英国的大维德爵士在北京琉璃厂的古玩店铺内看到了这支青花毛笔,于是被大维德爵士收入囊中,在大维德爵士去世后永久入藏大英博物馆。
笔架
笔架是案牍上暂时放置毛笔的器具,又称笔床、笔格、笔山。
笔架的质地多种多样,明代屠隆《文具雅编》中谈及笔架质地,就有玉雕、铜鎏金、仿古铜、哥窑、定窑、棋楠木、沈速木与老树根等。
五彩镂空笔架 明万历-大英博物馆藏
笔掭
笔掭是下笔之前用以掭笔的器具,起到均匀墨色的作用。
笔掭出现以前,文人大多在砚台上掭笔。
荷花形笔掭 清代-大英博物馆藏
自明代起,笔掭开始流行。
笔掭的质地多样,玉石、瓷器、竹木牙等皆可制笔掭。
笔掭的造型多为浅碟式,葫芦形、秋叶形、佛手形,都是笔掭的常见形状。
石湾窑笔掭 清代-大英博物馆藏
笔洗
笔洗同样是书案上的必备之物,在使用过毛笔之后,须得洗去笔中的余墨,笔洗就是清洗毛笔的专用器具。
笔洗大约在宋代开始出现,明代的笔洗多为玉、瓷质地,至清代,笔洗出现了很多前代所未有之器。
五彩瓷笔洗 明万历-大英博物馆藏
砚台
砚是一种传统文房用具,起源于汉代。
砚的材质众多,石、陶、瓷、砖瓦都可制砚。
瓷砚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隋唐亦多有流行,至宋代,瓷砚迎来了它的发展高峰。
明清时期,瓷砚仍不乏精品之作,特别是清代的青花瓷砚、粉彩瓷砚,都达到了实用价值与观赏价值。
这件清康熙亦庵居士铭青花瓷砚现藏于大英博物馆,上书“持片石归,袖有沧海。
与人作研,寿以千载。
易之陶埏,圆灵月采。
即墨策勳,事逸功信。
结文字缘,得大自在”。
明万历青花瓷砚,底部有款识“玉堂佳器”“大明万历二十三年夏月吉日彭懋龄置用”,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笔筒
笔筒是文房常备用品,用于存放毛笔。
有研究者按照大小,将大器称为“笔海”,小器称为“笔筒”。
笔筒质地多样,竹、木、牙、玉石、陶瓷都有。
竹、瓷笔筒是最常见的。
瓷笔筒 清康熙-大英博物馆藏
明清两代,景德镇官窑应皇室的要求,相继烧造的这些精美的文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列,如今存留在异国他乡的这些实物,是皇帝们骄奢淫逸生活的历史见证。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