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数字科技
房地产
生活消费
高端制造
IT通信
互联网
企业服务
基础建设
零售批发
旅游餐饮
文化娱乐
艺术出版
食品饮料
消费电商
金融贸易
先进制造
生物医药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建筑建材
农林牧渔
水利水电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金农:笔下最多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
最新动态
金农:笔下最多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
2024-09-11
21
金农 自画像 故宫博物院藏
金农(1687—1763),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寿道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终身。
他好游历,卒无所遇而归。晚寓扬州,卖书画自给。好学,工于诗文书法,诗文古奥奇特,并精于鉴别。书法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时称“漆书”。五十三岁后才工画。其画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笔作花卉小品,尤工画梅。
“情之为物,本是如此,入口甘甜,回味苦涩,而且遍身是刺,你就算万分小心,也不免为其所伤……”语出《神雕侠侣》,绝情谷里独一无二的“情花”,是金庸对“情”的直观演示。清代也有位金先生发出过类似的感慨,此人就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扬州八怪”以画闻名,然而很惭愧,看金农的作品,最先感动我的,往往不是画,而是那看似随手题写的几句曲词、一段小记,甚至是几个字。正如清人方薰《山静居论画》所云:“画有可不款题者,惟冬心画不可无题,新辞隽语,妙有风裁。”而金农自言:“每画毕,必有题记,一触之感”。能触动自己的,某一日,定会入他人的心。
他画一中年女子于山顶抱膝独坐,云海茫茫,静静远望,题款“昔年曾见”。一时,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昔年曾见,又上心田。“中年心事浓如酒,少女情怀总是诗”,金农此画正合了梁羽生先生的诗,当时光走远,岁月却入心,平静中不知隐藏了几多遗憾、几多怀念。
他画一片红瓤黑籽的绿皮西瓜,题曰:“行人午热,何物能消渴。想着青门门外路,凉亭侧,瓜新切,一钱便买得。”观之,口中一凉,心中一动,不由想起金圣叹的话:“夏日于朱红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
他画一人于荷塘中,凉亭上,敞怀酣然大睡,题上“风来四面卧当中”七个字。观之,心中似有阵阵清风掠过,吹散了世间所有的烦恼,只剩下快意和舒适。
他画荷塘忆旧,题一首清新无比的自度曲:“荷花开了,银塘悄悄新凉早,碧翅蜻蜓多少。六六水窗通,扇底微风。记与那人同坐,纤手剥莲蓬。”这样的文字,让人从心底觉得活着真是美好。荷香四溢,长廊寂寂,一人独立,心思细细……金农曾数次在荷塘图上题写这首自度曲,有时写“记得那人同坐”,有时写“记与那人同坐”,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后一句。“记得”,只是心中忆起,那时光流远的陈年旧事还没有忘记;而“记与”,人仿佛还在身边,软玉温香,触手可及。
金农一生用过的别号有很多,我们现在可以查到的就有20多个,像什么“稽留山民”、“昔耶居士”、“曲江外史”、“我是如来最小之弟”等,多与其生活过的地方及生活阅历有关。其中最让人有感触的一个是“冬心”,得于他30岁那年,语出唐人崔国辅诗《子夜冬歌》句——“寂寥抱冬心”。而立之年,金农大病一场,痛感一事无成,心境悲凉,乃取名“冬心”,说自己的心如冬日般寒冷。
金农 梅花 弗利尔美术馆藏
金农一生贫困,然观其画,纵有“莫轻摘,上有刺”的伤痛感慨,或是“昔年曾见”的淡淡忧伤,却无阴郁之气,依然如冬日的一抹暖阳,让人们心中总能看到些美好和希望。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