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数字科技
房地产
生活消费
高端制造
IT通信
互联网
企业服务
基础建设
零售批发
旅游餐饮
文化娱乐
艺术出版
食品饮料
消费电商
金融贸易
先进制造
生物医药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建筑建材
农林牧渔
水利水电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断代|明永乐青花瓷鉴定的十二要点!
最新动态
断代|明永乐青花瓷鉴定的十二要点!
2025-09-15
3
明永乐青花瓷如何鉴定?想必收藏爱好者都已有所了解。
明永乐青花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永乐时期瓷器在我国的陶瓷工艺史上,占有特殊地位,此时的鲜红釉、甜白釉和青花瓷器独树一帜,成为明清两代的典型,那么让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永乐青花瓷。
【年代】
明永乐
青花枇杷绶带鸟纹大盘
【口径】
高9.2cm,口径51.2cm,足径34.5cm。
明永乐青花枇杷绶带鸟纹盘,该器件呈十六瓣菱花口,内底绘折枝枇杷与绶带鸟,内外壁绘折枝桃、石榴、枇杷纹。此盘造型大而规整,青花秀雅,纹饰布局疏朗,堪称典范。
【永乐青花缠枝花纹折沿盆】高13.9cm,口径31.6cm,底径21.5cm
盆折沿,腹垂直,平底露胎。里外青花装饰。盆中沿绘缠枝花一周,内壁绘缠枝花7朵;盆底周边回纹装饰,回纹内绘八瓣团花,花瓣呈变形蕉叶纹,纹内巧绘暗八仙。盆外沿绘折枝花卉8朵,外壁绘缠枝花卉7朵,底边绘变形朵花纹一周。青花呈色浓艳,有晕散,乃“苏泥勃青”料所致。纹饰繁复生动,层次分明,是永乐时期受西亚国家金银器的影响而创烧的一种新器型。
永乐青花瓷器的造型清秀、圆润、灵巧。青花器造型工整精致色调凝重古雅,绚丽鲜艳,体态优美俊秀,用进口“苏泥勃青料”,烧造时有自然的晕散,形成浓重凝聚的结晶斑点,呈凸凹不平状。永乐青花端庄秀美,器物线条非常柔美流畅。讲究修胎,器形十分规整。瓷胎由于注意淘炼,胎质纯,含杂质少,胎质细腻,胎色洁白,胎体厚薄适度,灵巧凝重,较之洪武朝普遍轻薄一些。
永乐时期由于烧造温度的提高,釉面肥厚、细腻、光滑、莹润、平净,绝无橘皮釉纹,有少部分器物釉面开片,以脱胎器名传于世。釉色大多白中泛青,有些呈现洁白色,接近甜白釉,。口沿和底部釉薄处大多为白色或黄色,器物里外釉面较均匀。由于工艺技术的改变和政治上的改朝换代并不是同步的,因此永乐和洪武晚期,以及部分宣德瓷器的区分是比较困难的,但从一般掌握的现象看,盛世收藏小编帮藏友们大致列出下述几点:
【永乐青花双耳葫芦式扁瓶】明永乐,高25.2cm,口径3.3cm,足径6cm
瓶葫芦式,收口,束颈,圆形扁腹,浅圈足。中部两节葫芦间有如意形双耳。瓶上部饰缠枝花纹,下腹部两面各绘轮花一朵,周围环绕花叶纹一周。无款识。明永乐青花呈色浓艳,可见结晶斑。此瓶应是受西亚器物风格的影响而烧制的。
【永乐青花缠枝莲纹花浇】高14.7cm,口径8cm,足径4cm
花浇直口,直颈,溜肩,硕腹,足内凹,一侧以螭龙为柄,柄两端各有一头,一衔于外口,一作柄尾。通体绘青花纹饰,口部边沿绘缠枝莲纹,颈部绘海水江崖及花瓣纹各一周,腹部主题纹饰为缠枝莲纹,近足处绘变形如意头纹一周。此花浇青花色泽浓艳,有黑色结晶斑。其造型风格系仿西亚黄铜壶器物。
明永乐青花瓷如何鉴定第一点:某些特殊器型可视为始于或盛行于永乐期,如瓢形扁壶、抱月瓶、大天球瓶、单面扁壶、双系(或三系、四系)盖罐、花浇、压手杯、尖底莲子碗等。明永乐青花瓷如何鉴定第二点:盘、碗之类撇口器的口沿极薄,手抚之较尖而无圆浑感。
明永乐青花瓷如何鉴定第三点:出现极白的细砂底,抚摸有极细腻如糯米粉的感觉。
明永乐青花瓷如何鉴定第四点:细瓷底足平削,底釉有的呈波浪纹。明永乐青花瓷如何鉴定第五点:白瓷器底聚釉处,呈水绿色特别明显。明永乐青花瓷如何鉴定第六点:甜白器盘、碗的底部胎体稍厚,并不全部透亮,凡器底部全透者,非永乐甜白半脱胎器,应属后仿品。
明永乐青花瓷如何鉴定第七点:青花器釉面肥亮,釉色多数发青,青花有的有晕散现象,青花有铁斑,涂绘部分有不同深浅的笔触感。明永乐青花瓷如何鉴定第八点:多见缠枝四季花和折枝瓜果为主题纹饰的装饰图案。明永乐青花瓷如何鉴定第九点:玉壶春瓶唇口内外沿,往往有稍厚的釉层,而呈淡青色的流淌斑块。
明永乐青花瓷如何鉴定第十点:永乐款式只有“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字体自然,凡特别规矩而呆板者要注意其时代。明永乐青花瓷如何鉴定第十一点:永乐瓷的气泡一般均有大小不同,以30倍显微镜观察,凡气泡一律大小者,要特别注意其时代。
明永乐青花瓷如何鉴定第十二点:永乐瓷与宣德瓷相比,凡相同的器物,永乐薄、宣德厚;永窑轻、宜窑重。甜白瓷的底足聚釉处,永窑比宣窑更显水绿色;青花器的釉面永窑比宣窑更显肥厚感。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