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其中的人船屋细节欣赏
最新动态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其中的人船屋细节欣赏
2025-08-293

元代的“落寞”文人们隐居山林,砍柴打鱼,却无意中将山水画推向了又一个巅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画便是《富春山居图》,当把它放大,黄公望藏在画中的秘密才慢慢显现。

图片

黄公望出生两年后,蒙古人建立元朝,这个历时98年的王朝鲜有汉人被委以要职。当然,从南宋过渡到元朝的文人们也耻于服侍“异族”,他们多数隐逸山野,沉醉丹青,不问世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画中人,有1人端坐凉亭,从他的幞头帽子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汉人士大夫。他目光随意的射向远方,若有所思,也许在看水里自在的野鸭,也许在与船上闲适的渔夫对望。

图片
图片

在这样的情境中,两人的身份可以互换,士大夫可以变成渔夫,渔夫也可以变成士大夫,黄公望用暗喻的方式表露了身处元朝的文人们的无奈。

图片

无论是松林间的垂钓者、浩渺江水中的两位好友,还是桥上的砍柴人,黄公望都只用了极少的笔墨。处于大自然中的他们显得极其渺小,这种由笔端生发出的世界观与宋代大相径庭。

图片

      画中共有5只船,只有1只停靠在岸边,只有这一只船上没有出现主人,也只有这一只船是一个可以久居的家。

      从船上屋舍的造型可以看出,船主必定也是归隐之士。

图片

这种出世的生活态度在元朝并不少见,黄公望的洁癖至极的好友倪瓒,在人生的后20年就一直泛游太湖。在创作上,他不仅受到了黄公望的影响,更是将这种凄清冷寂的画风发挥到了顶峰。

图片

黄公望用4年时间完成的巨作,没有刻意将风景统一在一个季节里,相反,他含蓄的画出了四季的变化。

图片

长卷前端的景色饱满,树木茂盛,像是春夏一场雨后的清晨,繁华葱荣;中间部分是秋景,树叶的垂直皴法使整个山林更加肃静苍茫,生机渐弱;再往后,树梢上已经没有了树叶,加上大面积留白的相衬,突出了冬季的繁华落尽和人的萧条淡泊。

图片

到清朝,《富春山居图》落到了乾隆手里,但他拿到的并非真迹,而是由明末的文人临摹而成的仿作,被后人称为《富春山居图·子明卷》。

图片

当年在游览富春江时,每次走到和画里相同的位置,兴之所至,乾隆都会在这件仿品上提笔咏怀,上面密密麻麻的布满了他的50多处御跋,后来实在无从下笔了,才恋恋不舍地题上“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很遗憾的样子。(隆皮癣果然不是盖的。)

图片

对于中国古代的画家来说,山水画不是简单的描摹自然风光,而是他们的精神诉求,是他们的人生态度。

图片
图片

当黄公望多次往返于富春江时,张士诚在打天下,朱元璋也在打天下,元朝的统治已是岌岌可危,不过,对他来说,朝代的更替已经不重要,“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隐居于山林而忘于江湖,或许才是重要的。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