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上午, 由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主办,协会金石碑帖研究委员会协办、北京潞河中学承办的“馨菱 ”阅读工程——中轴线上非遗之金石传拓进校园公益活动在通州区潞河中学举行。
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长张德俊在致辞表示,金石传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好弘扬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非遗进校园是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重要方式,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青少年亲身感受金石传拓这一古老非遗技艺的魅力,热爱民族文化,学习民族文化。潞河中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名校,成立158年来,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非遗进校园活动走进潞河中学更有意义。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在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增强文化自信,成为伟大祖国的优秀建设人才。
活动特别邀请了原北京市文物局赵梅老师和金石碑帖研究会孙若兰老师作为主讲嘉宾。她们介绍了传拓的发展历史和在文化领域的特殊地位,两位专家现场手把手 指导师生们体验拓片制作,从上纸、喷水、捶拓到上墨,一步步细致讲解。潞河中学优选的 170 多名学生进行了传拓体验。同学们不仅学习了传拓的基本技法,还 亲手制作了自己的拓片作品,深刻体会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师生们也对此次 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不仅是一次生动的文化体验课,更是一次难得的文化传承实践,亲身感受了金石传拓的文化精髓和传拓技艺。
传拓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隋代已有明确的记载,是中国古 代文字的重要保存技术。传拓就是制作拓片,用宣纸和墨将石刻或其他器物的文字和纹饰复 制下来,这种制作方法就是传拓技艺。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拓片实物,是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 的唐太宗李世民书的《温泉铭》拓本。传拓技艺作为一门独立的传统手工艺术,代代相传, 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 年开始逐步纳入非遗名录。北京市 2021 年认定为非遗 项目,明确其“古代照相技术 ”的定位。
潞河中学副校长谢宏春,协会金石碑帖研究委员会主任李汉臣,协会办公室主任兼产业发展委员会姚煜,北京乡村儿童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杨丽,北京力智融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王京以及潞河中学教学负责人等参加了此次活动。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