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数字科技
房地产
生活消费
高端制造
IT通信
互联网
企业服务
基础建设
零售批发
旅游餐饮
文化娱乐
艺术出版
食品饮料
消费电商
金融贸易
先进制造
生物医药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建筑建材
农林牧渔
水利水电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贯穿于 书法临摹和创作过程中的五种能力
最新动态
贯穿于 书法临摹和创作过程中的五种能力
2025-02-21
8
书法学习,不外临摹和创作两大块。
临摹是创作的基础,没有临摹的创作是“无源之流”“无本之木”。我们常说某作品没有师承,就是作者没有临摹。而创作是临摹的目的,是对临摹积累的知识进行整合、提炼。
贯穿于临摹和创作过程中,有五种能力值得我们注意。
它们是“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再现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这五种能力虽然在临摹和创作中侧重不同,但却是缺一不可的,下面分别就这五个方面进行简述。
|一| 观察能力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为了有目的地模仿一种特定的行为时,首先必须观察有关行动并分析其行动的成分。巴甫洛夫在他实验室的门口就写着“观察、观察、再观察”几个大字。自然科学研究这样,书法也不例外。
因此,在临摹之前,必须认真地对选定的字帖进行观察、分析。即所谓的“读帖”。
读帖要注意全面准确细致,不遗漏任何细节。从点画、结构、布局都要深入细致。大小、长短、粗细、曲直、方圆等等,都要看清楚。除了把握形外,还要透过形来体会神。笔者有一短文谈读帖的,录在下面供参考:
读帖有三读。
1、读碑帖文字内容。2、读作者师承及评论3、读法帖字法。笔法、间架、章法、精神皆可读。先读形,再读神。
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多朋友都问,我不会看啊,怎么看。我想,我们是不是从这几个方面去做:
1、先学习一些相关的基础理论,比如说一些用笔方面的藏露锋,中侧锋等,结构上的奇正疏密等、墨法上的燥润等,这些基本的概念要弄清楚。2、读帖要有目的:每次要观察时,先想清楚我这次主要要解决什么问题,是用笔呢,还是结构呢,或者其它什么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读。3、读帖的程序,这个可能就因人而异了,但大抵可以先整体性观察,一篇、一行、一字的看,待自己有了一定的感悟,再提取性观察。
|二| 记忆能力
帖读完了,接下来就要进行记忆。记忆在人们的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没有记忆,经验无从积累,知识无从传授,学习无法进行,甚至危险无从避免!
在书法的学习中,书法形象的记忆更为关键。我们平时也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字帖放前面,对着临,还能像模像样,一旦字帖拿开了,心中就一片茫然,无从下笔了。这就是记忆问题。你心中记忆的书法形象越多,临写和创作时,随时都可以提取调用。
|三| 再现能力
帖读完了,记也记了,接下来就是动笔的问题了,也就是书法中最基本的技法了。所谓的技法就是磨炼所获得的驾驭书写工具材料按书写目的进行劳动的物质能力”。
这句话我们分二层意思来看。
一是“驾驭书写工具材料按书写目的进行”,就是我的想法是怎样的,我就能通过工具把它写出来,这就要求作者对书写工具驾驭的协调性、准确性、稳定性都能达到一定的精熟。心是心中的想法,手是表现能力,能转腕,能转手,能转笔,写出来的字才能与自己的想法相合。
而且这种能力是可以磨炼出来的。俗话说“熟能生巧”,练习的量跟上去了,你的手上功夫就越精熟,当然我们说的练习应该是正确有效的,螺旋式的,而不是机械的错误的。
|四| 想象能力
如果说前面三种能力都是比较“实”的东西,后面的“想象”和“创新”就比较“虚”。但这又是一个书家提升作品品质不可避免的问题。先说想象能力。想象是根据头脑中已有表象,经过思维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
书法中的文字从最初的象形到表意,跟大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古书论中的“横如千里阵云,点如高峰坠石,竖如万岁枯滕”,就是书家借助想象改造外界作用于感官而留在记忆中的形象,进而入于笔端。
我们还知道,书法是能够表情达意的,而这感情的生发又是跟书家所看到景物而引起的想象息息相关的。我们看王羲之写兰亭序,“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翰逸神飞,写丧乱则“临纸感哽”而跌宕顿挫。情感系于想象。想象平乏,感情冷漠,写出来的作品能动人吗?
|五| 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哪个行业都要有创新精神,这是无庸置疑的。在书法中,整个书法史就是一个创新史,书体、字体的创新,工具的创新,幅式的创新,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生生不息,异彩纷呈。
赵佶《蔡行敕卷》金笺纸欣赏
《行书蔡行敕卷》辽宁博物馆藏,一说为摹本。原本书于1119—1125宣和年间 《三希堂法帖》刻本,原帖为满行7字,《三希堂法帖》改为满行4字,原帖由于后人将黄庭坚等的伪跋裱在后面,称是为太宗所作,所以作者一直传为太宗,实际上乃徽宗真迹。
此卷是一道圣旨,是宋徽宗不准蔡行辞去领殿中省之职所颁的敕书。以精美的金笺纸书就,是少见的徽宗行书作品,颇有瘦金意味,行间佈白疏朗得体,笔划纤细,写来墨韵流畅,潇洒清劲,有如飘藤荡柳之势,具有瘦而劲,秀而润的艺术效果。但也有人认为当年皇帝的圣旨大部分由书吏起并模仿皇帝笔迹直接书写,直可乱真,不无道理。
释文:敕蔡行。省所上劄子。辞免领殿中省事。具悉。事不久任。难以仰成。职不有总。难以集序。朕肇建纲领之官。使率厥司。况六尚之职。地近清切。事繁而员众。以卿践更既九。理宜因任。俾领盾省。实出柬求。乃愿还称谓。殊见撝谦。成命自朕。于义毋违。尔其益励前修。以称眷倚。所请宜不允。仍断来章。故兹诏示。想宜知悉。十四日。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